職場感悟:學習能力就是競爭力,這3個學習思維很重要
職場當中,人與人之間的差距,歸根到底是“學習能力”的差距。學習能力的強弱,又能衍生出適應能力、洞察能力、創新能力、開拓能力的高低,從而使得優秀者能力的與日俱進;平庸者能力的原地踏步。
(資料圖)
尤其在日新月異、多元發展的職場背景之下,新行業、新崗位、新觀念的層出不窮,大大加劇了職場的多元性和不確定性。一輩子只干一種工作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,想要在多種行業崗位、工作角色之間切換自如,就要求我們具備很強的學習能力。
01
縮短努力路徑
在暢銷書《好好學習》當中,成甲老師說過這么一句話:“一切的學習和努力無非三個目標:一是解釋問題,二是解決問題,三是預測問題?!?/p>
學習能力,歸根到底就是和“問題”周旋的能力。
兩點之間,直線最短。
想要增強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,首先要明確“問題”究竟在哪里?我們要如何行動?最終實現怎樣的目的效果?通過問題所在,反過來推導出我們的流程計劃,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縮短我們的努力路徑。
模模糊糊的計劃和目標,以及對問題的感知和揣測,只會讓我們事倍功半!
對于過去的問題,優秀者總是反思總結,平庸者卻是得過且過;
對于現在的問題,優秀者總是全力以赴,平庸者總是避重就輕;
對于未來的問題,優秀者總是未雨綢繆,平庸者卻是臨陣磨槍。
對于一些人來說,即便問題明明白白出現在眼前,他們也不愿意分析和研究,找到它們的突破口。他們寧愿火急火燎的盲目行動,也不愿意靜下心來謀劃思考。正如網上說的那樣:“一些人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,寧愿做更苦更累的事情!”
他們的努力路徑就像是布朗運動,被外部環境指引著做不規則運動,很難形成行之有效的學習效果。
如何避免這樣的情況?
答案是:多思考,多定位,多找框架!
在企業管理學上,有個概念叫做“SWOT”分析法。即: 從“S (strengths)優勢、W (weaknesses)劣勢,O (opportunities)機會、T (threats)挑戰”四個維度上,分析企業公司的定位處境,以及個人發展的路徑和方向。
我們有哪些優勢?
我們有哪些缺點?
我們有哪些機會?
我們有哪些挑戰?
每隔一段時間,我們都在內心深處好好盤問一下自己,讓自己的努力路徑更加清晰,讓自己的奮斗方向更加準確,這樣我們才能利用有限的時間和精力,獲得更大、更廣的成長空間。
02
熟能生巧
著名作家劉同曾經說過:“你必須非常努力,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?!?/p>
不管我們處于什么行業崗位,扮演什么工作角色,都遵守“會者不難,難者不會”的學習道理。很多情況下,人與人的差距并不是智力上的差距,而是熟練程度上的差距。越簡單的工作方式,熟能生巧的重要性越發明顯。
然而在實際工作當中,有的人只愿意從事自己熟悉的工作,對于自己不熟悉的工作往往敬而遠之。這就導致他們熟悉的工作越來越精通,不熟悉的工作越來越生疏,從而形成明顯的能力溝壑。
原本以來,這種封閉式的學習方式可以讓很多人待在某一個工作崗位上,一輩子高枕無憂。
然而,隨著職場環境越來越多元,職場要求越來越復雜,越來越多的新知識、新理念、新局勢撲面而來,使得我們必須面對很多“不熟練”、“不擅長”的知識領域。
比如說:在單位從事文案工作的,可能是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;在單位從事計算機工作的,也可能是文學專業的畢業生。
善于挑戰自己不熟練領域的人,往往才是學習能力強的人;就比如學生時期,不僅善于做會題、而且勇于做生題的學生,往往才是排名靠前的學生。
所以,在工作當中,我們要有意識的挑戰我們的陌生領域,不擅長領域,即便初期非常笨手笨腳,也不能退縮和逃避。只有這樣,我們的知識面、技能面才能越來越廣,職場競爭力才會越來越大。
記得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說過這么一句話:“你們用5年做成的事情我用10年去做;你們用10年做成的事情我用20年去做?!?/p>
每個領域的專家,都是從生疏到精通的,不要躲在我們的能力范圍內安穩度日。正所謂:人生就是逆水行舟,不想著進步開拓,就意味著封閉倒退。
03
先發者優勢
職業生涯其實就是一個昨天、今天、明天的互動過程——用昨天的成果服務于今天,用今天的付出兌現于明天。時間越拉的長久,先發者優勢越發明顯。后發者必須擁有更多的機遇和努力,才能實現彎道超車。
什么是先發者優勢?
我說一個很簡單的例子:你們單位第一個文筆好的人,無疑會牢牢占據某一些崗位和資源。過了一段時間,你們單位出現第二個文筆好的人,即便他能力很強,然而想要和第一個文筆好的人搶占崗位和資源,依然要付出更多倍的努力。
文筆如此,其他能力也是一樣——越早起航的人,越有優勢。
對于很多年輕職場人來說,我們要懂得“盡早積累,未雨綢繆”的重要意義。專業性類技能自然不用說,甚至是寫作、計算機、數據分析等等輔助性技能,我們也要早行動、早掌握,確立自己的先發者優勢。
前瞻性和時效性,亦是學習能力的重要體現。
04
現實當中,學習往往是一個記憶、熟練、理解、沉淀的過程。一方面,我們要有目的性的學習,根據環境的要求來重新塑造自己;另一方面,我們要敢于面對我們不熟練、不擅長的領域,拓寬自己的能力認知;最后,我們還應該明白先發者的重要性,打破先發者的資源壁壘
標簽: